只要你坚持,我们会一直拉着你的手

发布日期:2023-11-03 14:13:04   浏览量 :55
发布日期:2023-11-03 14:13:04  
55
王XC是北京的学员,北京新一期《智慧家长训练班》经过了“观念周”、“信念周”和“智慧周”的学习,进入到了“坚持周”的学习,我常常和家长们说,优秀的人和普通人核心区别之一就是“坚持”,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不怕家长不改变,就怕家长不坚持”——只要你坚持,我们就会有办法让你改变,让你和孩子进步!下面是王XC本周的作业,她在作业结尾处发自内心的大声疾呼——“请你们抓住我的手,我不想掉队!”,我想告诉同学们“只要你坚持,我们会一直拉着你的手”!
 
    下面是王XC的“智慧周”作业,王XC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比其它同学大,更需要坚持,更需要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我们大家一起拉着她的手,好吗?
 
    又到了交作业的时候,感觉像回到了初中时的状态,又紧张又忙碌。前几天怕怕的没有底气的感觉到今天为止已经荡然无存了,我知道那是来自团队的力量!
 
   在昨天的课程里,我的收获很大,课堂中讲了对于我很重要的几个知识点,比如平等与尊重的原则沟通的流程表达的技巧等等。现在我就这几个知识点讲一下我的感受:首先是平等与尊重的原则,在以往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就是那个把孩子当汽车类的家长,总是一味的要求,要求,没有告诉实际的方法,实际上我也没有真正做到踏下心来帮助孩子想到过好的方法。我颠倒了和孩子的关系,不是操纵,而应该是平等,相互尊重的一种关系。老师形象的举例让我豁然开朗,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老司机和新司机的关系,对待生活就像两位司机对待汽车一样的关系,这真是一点就透啊!做为家长,更应该教授经验,信任孩子,放手叫孩子大胆去实践,少一些担忧,多一些鼓励,在本着“不伤害,不妨碍”的道德原则上信任孩子,在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出了问题敢承担”的责任原则上放手责任。我要把这些知识点记在心里了!
 
    其次是沟通的技巧,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于我的生活之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是一个很不会说话的人,说话很直,不会技巧,更不懂得沟通。以前在那个失败的婚姻里,和婆婆小姑的关系维系不好,不会讨好,只会论对错,结果就是使自己伤得很惨。在工作中也是频繁的换了好几个工作,多数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总是处理不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我发现,我总是在争对错,在辩,争得失,争利益。说到这里,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不会爱人,很自私。应该学会豁达,让自己的心胸开阔,有容人之量!沟通不仅需要修养,也需要技巧,掌握沟通的流程。这将是对我更大的帮助了。遇到问题时要冷静,不带情绪,正视问题的双面性,剖析分析,多从自身寻找突破点,多想想自己是不是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了,是不是自私了,是不是遵循着不伤害,不妨碍的道德规范了,是不是出了问题敢承担了,是不是认真执行了,在执行的环节上是不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了,有没有执行后遇到不合适的地方再次进行调整了,等等。把这些知识点也要记在心里!变通!
 
   最后再说说在沟通时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有了沟通意识,如何表达,让别人能够接受则更是重中之重了,常常有这样的说法,叫好心办不了好事。我想这就是不会表达吧!孩子的爷爷是一位很博学的人,但是我们都不喜欢和他说话,交流,为什么呢?我们全家得出了一个结论:孩子的爷爷很不会说话,不肯倾听别人讲话,也听不进去!总是自以为是的状态。细想起来,孩子的爷爷好像是我一面镜子。在孩子的问题上,我总是希望别人按照我的意愿帮助我照看孩子,殊不知,孩子不是我个人的私有财产,也是人家的掌上明珠啊!我疼,人家的方式也是一种爱啊!说话,还是要慢慢的说,要学会“你我原则”,本着“你我原则”的宗旨,学会和人交流,沟通!这一点,我也要记在心上!
 
   郑老师,各位老师,昨天回到家来,我静静的想了好多,上个礼拜我的状态很不稳定,故意的不写作业,故意的不发短信,嘴上虽然说着人话,可心里已经消极到了极点。有这样一句话:最狠的不是杀人,最狠的是杀心!我想我的消极状态好像已经被人杀了心。感到活着真的很累!我默默的挺受着,挨着这种难过!直到昨天。我由衷地感谢李瑞雪的温暖话语,感谢郑委老师温暖笑容,还有马羽琳每天的一个电话等等!要感谢的人真的很多!郑老师,请你们抓住我的手,我不想掉队!!
 
    同时收到的还有北京第一期学员邬XF的作业,她并不需要写作业,因为她们的学习早已经结束了,但只要家长俱乐部的活动,她都会来参加,而且和新同学一样要求自己完成作业,她的坚持取得了收获,她也是第一期学员里面少有的几个坚持的同学,她总是在感谢我们,其实是我们应该感谢她,因为“家长的坚持和改变是我们从事这份事业的源动力”——“只要你坚持,我们会一直拉着你的手”——因为我们一起都在进步,下面是邬XF本周的学习感受:
 
   
     又是一个温暖愉快的上午,一进教室,我激动地跟郑老师、王校长、廖老师打招呼,热情地和靖雯、冬梅拥抱,心中说不出的喜悦和开心。小组讨论时,我迫不及待地和大伙儿讲起孩子的变化,兴奋地把我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段时间,我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在儿子临睡前,拿着《幸福训练手册》,给儿子读我纪录的他当天让我满意和高兴的地方,然后跟儿子说说我发现自己身上的“宝贝”(不足)。等儿子开心地睡着了,我则开始静心地完成当天的“作业”----复习学习过的知识点,发现问题,找原因,想办法,写写当天心得,给姐妹们发给问候,每天过得既紧张又充实。
 
    我只是平心静气了一些,没想到儿子却进了一大步。这正验证了我们培训时的承诺:“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回想起儿子每天一点点的进步,心中充满了喜悦。儿子每天自己按时起床上学;放学回来第一件事情先写作业,把书桌收拾整齐后再玩;每天晚饭后帮着洗碗,边洗还边唱歌;每天不管多晚先把袜子洗完了再睡觉;周末帮着姥姥洗菜、做饭;知道节省零花钱;按照约定一周玩一次游戏,每次一个小时,不超时;期中考试语数英都在85分以上,并主动说相信自己期末都能考90分以上。我想之所以儿子能正常快乐地生活起来,首先源自我的心平气和,我开始学会尊重儿子了,相信儿子自己能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于是我说话的语速开始变缓了,慢慢学会和儿子换位思考,不再只盯住儿子的学习不放,坚信郑老师所言;“生活品质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原动力。”我每天快乐地陪着儿子聊天、洗碗、唱歌、讲故事、喂小鱼。我相信,儿子一定会在每天的生活细节中学会分担责任,学会关爱家人,从而找回自尊和自信,明白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跟玩电脑游戏一样有意义。
 
    在和儿子每天平等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我几乎不发脾气了,儿子也不哭闹了,很多问题也不难解决了。比如孩子的零花钱问题原来一直是我头痛的事情,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给他,他总乱买地摊上小商贩的东西,不给吧,他时不时地吵闹,买这个买那个的。我把这个作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记录在《幸福训练手册》里,第二天复习到ABC知识点时,郑老师正好讲了零花钱的五个约定,哈哈,正好用上。于是就零花钱的问题和儿子就协商解决了:1、家里买废品的钱归儿子所有;2、妈妈每周给5元钱零花钱;3、每笔收入支出儿子必须如实记在小账本上。4、只能在正规超市购物;5、5元以下(每件)学习用品、玩具、小零食、饮料等自负,超过5元的部分,由妈妈补贴(需征询妈妈同意)6、发现收支记录有误,按记错额扣除零花钱;7、如在地摊上购物,没收本周零花钱。自从有了这个约定,孩子非常自觉,每笔小账记得好好的,再也不在小摊上买东西了,也知道节约了,秋游时带了30元,只花了7元买小纪念品。这要在以往,肯定是分文不剩的。上周日自己买了三角尺和作文纸,花了8元,我要给他3元,他很真诚地跟我说:“妈妈,咱们不是说好的吗,每件学习用品不超过5元我自己支付吗?这两件每件都没超,你不用给我补的。”孩子是非常讲道理和诚信的。
 
    还有孩子玩电脑游戏的事情,我们总是不愉快,孩子每每学习完了,总吵着玩游戏,还老觉得没玩够,总超时,发脾气。需要奖励的时候,总是拿延长游戏时间为条件。我们仍然按照ABC原则约定,允许孩子玩,固定在每周六下午的5:00—6:00,游戏时不急不躁,不超时,妈妈负责提前10分钟提醒,只允许超过10分钟,再延时,下周玩时就减时。孩子欣然接受这样安排。本周六儿子正式按约定履行了,看得出他有些恋恋不舍,但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他很开
心。我也开始放心,这是个好兆头,儿子开始学会约束自己了。
 
    孩子期中考试后,我参加了家长会,会后老师把排在中下水平的孩子家长留了下来。我是其中之一,要是以往,我肯定会急不可待地跟老师讨伐孩子在学校的种种劣迹,可那天我非常平静地听着老师的教导,心里暗暗高兴,为什么?因为儿子跟自己比进步了,作文满分40分他拿了38分,数学6道应用题他全对了,这对儿子来说就是不小的进步,因为四年级时他根本不会写作文,五年级了他自己说根本不惧写作文;对于应用题儿子从来就没全对过,而且此次最后一题很难,班上只有几个同学做对,他全对了。何况老师还说孩子近期在纪律上有进步。所以回家后,我给了儿子一个热烈的拥抱,并且告诉儿子:“妈妈对你这次成绩很满意,老师也说你有进步。妈妈很开心”儿子也很高兴,说:“妈妈,我相信我期末都能考90分。”看,我的一点肯定,让儿子自信了,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儿呀。
 
    通过每天的学习总结,真是让我改变了,让我学会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使我会主动地去找原因,想办法,而不是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本身不放,相信孩子是在不断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成长和成功的,相信孩子在快乐成长中总有一天会自己悟出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我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谢谢儿子,每天都带给我快乐,谢谢郑老师、王校长和同学们,无私的帮助和鼓励。我坚信,即知即行,即行即坚持行,一定行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23 ,www.jxxzxl.com
新余市心理学会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联系地址:
13755582878
新余市竹山路298号二楼(市信访局斜对面)